我的部落格 > 部落格文章
 
兩代夾殺 掙扎中的青壯族
 
分類:網路新知

2007/12/22 下午 12:56:20

 
 

兩代夾殺 掙扎中的青壯族~看看吧 感觸很深 每個月幾萬的薪水根本不夠用
阿倫夫婦是一對雙薪上班族,年約三十五歲,兩人月入合計七、八
,在同輩間算是中上。但他們育有一子,在台北縣有一戶二十幾坪的窩,光是每月
一萬五的保姆費、兩萬的房貸,就吃掉兩人一半的薪水,扣去萬把塊的汽車貸款、兒
子的花費、油錢,夫妻倆每月的可支配所得,加起來只剩兩萬,比大學談戀愛時的打
工收入還不如。

再扣掉每年繳交的八萬保險費、稅金、給保姆一個月年終獎金,
阿倫夫婦每天晚餐幾乎都在小麵攤草草打發,趁假日回父母家才能吃一頓像樣飯菜。最
讓他們難過的是,身為長子長媳,至今沒有能力奉養父母,偶爾還要靠家裡「接濟」,
眼看著兒子就要上安親班、幼稚園,花費將越來越大,自己的收入卻看不到同步成長的
空間。兒子、房子、車子,傳統觀念的「五子登科」,對於他們而言,卻
是可怕的負擔與夢魘,他們搞不懂,為什麼小夫妻胼手胝足,省吃儉用,但手頭越來越
緊;自己的父母雖出身勞工,卻養得起四個孩子,他們身為大學畢業的白領階級,光養
一個孩子、一戶縣郊二流地段的五百萬小公寓,就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。

他們不煙不酒、不買名牌、不逛百貨公司,別提「出國旅遊」是遙
不可及的夢想,光是年底多兩張紅白帖,就讓他們捉襟見肘,寅支卯糧,幾無生活品質
可言。

阿倫夫婦不是特例,他們是目前台灣社會的中堅,身邊隨處可見的
青壯小家庭,他們跟大多數人一樣努力,他們的夢想也不大,但當「養小孩、買房子都
變成一種懲罰」,他們被迫下修「生兩個子女」的目標,甚至考慮賣掉房子,搬回老家
與父母同住。

這是當代「核心家庭」(由夫妻+子女構成的兩代家庭)的一大困境,
「月入十萬」變成一個重要門檻,跨過此一門檻,夫妻能擁有較充裕的能力生養
下一代、構築自有的家庭,甚至生第二胎、第三胎;夫婦合計收入若低於門檻,往往必
須在「生小孩」與「買房子」之間作一取捨,否則就會像阿倫夫婦一樣,困陷於「瀕近
貧窮」的邊緣線上,痛苦掙扎。

從社會變遷的大角度觀察,台灣在工業化、現代化的過程中,傳統
三代式家庭日漸式家族的支撐,上班族年收入與二十年前相比,成長極微,
但支出卻大幅增加。

舉例而言,以往年輕子女成家,往往與父母親戚同住,住屋及托嬰
問題由家族吸收,年輕夫妻的負擔相形減輕;家庭輕量化、個人化之後,因為住居的需
求,無論是房貸或房租,成為小家庭的一大支出;生產下一代後,又因為移動的需求,
車貸、停車費、油錢、牌照稅及燃料稅…也是核心家庭的必要支出,再加上托嬰費用,
往往已吃掉年輕夫妻的大半所得。

再則,以往養育子女的食衣住行,大多由家族共同分攤,小孩大多
與堂兄弟輪流傳承衣物、書籍、文具玩具;家庭個人化讓細胞分裂,父母必須幫子女添
購整套生活及教育用品,再加上科技進展及都市化,個人電腦、手機、兒童房、安親班
、寬頻上網、第四台、家庭房車…這些二十年前不曾存在的觀念,卻是當代小家庭的
「基本配備」。

相對於傳統「柴米油鹽」的必需品定義,前述消費現象鞏固了都會
家庭的核心概念,卻也讓中產階級入不敷出;與二十年前相比,
受薪階級的收入並未明顯增加,支出卻大幅擴張,
於是大家都變窮、變拮据了。

[income for life 終生保障收入系統]www.cchou.ws

觀看中文影音說明dvd http://www.cchou.ws/freedom_big1.php

gdi.wsgdic居家soho網路賺錢傳銷直銷網域網路空間網路行銷創業  在家工作

 
 
目前評價:0
 
您對這一則文章的評價:
 
回應內容:
 

我要回應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