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習像海綿-----作者/王秀園(腦神經發展訓練師)
「孩子的學習像海綿」這個錯誤的期盼認知,和事實腦內運作方式天差地遠。因此常常造成家長覺得老師教學不力,沒有用心教導孩子的誤解。如果家長了解孩子學習時,腦子運作其實不像海綿,而是不停過濾、篩選訊息的篩子,這種不必要的誤解,就會大大降低。
腦子像篩子
我們一般人對腦子訊息的接收,有點像在沙礦中淘取黃金,必須經過感官接收「立即記憶」,經過層層篩選過濾後,最終才有一小部份儲存到「長期記憶」,使我們真正擁有,可以自由提取運用、累積智慧、知識的寶庫。
初步篩選訊息的工作,由情緒腦裡的視丘(thalamus),負責把關。視丘也稱為丘腦,佔有獨一無二、無可取代的位置,它像把守重要機構的警衛,負責篩選訊息的工作,決定哪些感官訊息是重要的,必須馬上進入腦內處理,哪些是需要稍稍等待,那些是最後順位。
腦子的主要機制是維繫生存。基於這最原始的運作功能,只要關係人類生死存亡,威脅生命安全的訊息,會獲得腦子優先處理;其次則是與情感、情緒相關的訊息;最後才是老師與家長最關心的,課堂上或是書本裡所傳授的知識,而且每個孩子對一個學習環境、狀況的認定、感覺、引發的意義,也隱隱決定著他要投注多少專注力。
新科技時代的擔憂
可是,為什麼現在學校裡的小朋友,注意力集中的時間,似乎愈來愈短暫?是視丘出了問題,發生了突變了嗎?
其實,把我們父母成長年代的生活模式和步調,和現代人多采多姿的生活步調相比,就不難看出端倪。古老純樸的年代,每個人的每日要事,就是守著收音機聽廣播劇,每天都在周而復始「明日請聽下回分曉」中,悵然若失。
可是,現代家家戶戶都有電腦、電動玩具、音響。電視裡的節目,更是琳瑯滿目,五花八門,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,更是習慣了快步調、快節奏的生活。原本安於閒適日子的警衛兼守門員──視丘,受到五光十色、麻辣刺激的影響,於是對沒有很多聲光效果的學習內容,以及老師的教學方式,產生了適應不良、不甘寂寞的現象。因此,很多小朋友在老師冗長不變的教學過程中,很快地就喪失了興趣,當然就無法管束住他的專注力。
說穿了,我們人類的學習一點都不像海綿,就像馬克吐溫說的:「如果,教學像說話一樣容易的話,我們都會聰明得連自己都無法忍受。」至於,期盼自己的孩子在教室裡能夠專心學習,就必須減少看電視、打電玩的時間。拿起書,養成親子共讀的習慣,訓練自己和孩子做深度與廣度的思考。腦內的篩子,在一次次篩選、過濾的歷程,才能在廣垠的學海裡,淘取、留住更多的精粹。
(本文摘自天下雜誌出版《全腦與學習》導讀)
﹝祝人達成夢想目標,共創美好收入生活﹞
[income for life 終生保障收入系統]www.cchou.ws
觀看中文影音說明dvd http://www.cchou.ws/freedom_big1.php
gdi︱.ws︱gdic︱居家︱soho︱網路賺錢︱傳銷︱直銷︱網域︱網路空間︱網路行銷︱創業 在家工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