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生於電腦與網路中的孩子,他們習以為常的事情,其實是大人世界中的巨變,以下五種強烈對比,顯示出孩子的世界有更多意見、更寬廣,也更科技化。
teacher vs. google 問老師不如問google
老師說的不一定正確,孩子正在實踐這個道理。平常生活遇到問題時,孩子在問爸媽、問老師之前,會先去問一問google。有些時候,他們甚至不問老師跟父 母親了。國二的紹禾說,碰到功課上的問題,她會上網查資料,有時候網路講的和老師講的不一樣時,老師也會說他要自己回家查一下。現在的老師很難用學識淵博 嚇到學生,調皮一點的學生甚至會用複製貼上交報告,這或許也顯示出教育的困境。教育無法再停留在給你知識,而應該進化教導孩子尋找收集與應用知識的方法。
neighbors vs. foreigners 網友比鄰居親切
「張君雅小妹妹,你家的泡麵已經煮好了。」耳熟能詳的廣告,建立在街頭巷尾鄰居感情深厚的背景上,雖然有趣,卻不是未來世代的生活場景。比 起隔壁的鄰居,他們更認識網路上來自四面八方的朋友,只要講中文的就可以交朋友,高二的小凱還經常透過網路和在大陸讀書的朋友聊天。想學日文的,更鼓起勇 氣用skype找日本人聊天,到日本社交網站上mixi,大方請大家幫他改日文日記。
type vs. write 火星文比成語厲害
前兩年聯考考題中出現了一段「火星文」,引起軒然大波。火星文就是學生常用的網路語言,因為充滿了諧音、符號與次文化流行語,所以乍看之下毫無章法邏輯。 用鍵盤寫出來的火星文,和鉛筆(甚至是毛筆)刻出來的中文形成了巨大的斷裂。成語不懂意思、字不會寫只會念的未來世代,或許有些令人憂心,但這也確實是網 路世界的現象,英文、日文演化出各自的火星文,或許從火星文與圖像思考中,更跨文化的網路世代即將誕生。
words vs. videos 影片為文字加料
十年前孩子為了寫作文絞盡腦汁,五年前孩子的報告都要加上圖片,現在孩子已經拿著手機拍短片上傳到i'm tv。孩子擁有的科技產品越多,他們創意也越多。課堂上傳的紙條變成簡訊,簽名留念變成合拍影片。他們慣於使用數位相機,壓縮、後製與上傳就連一個國中女 生都做得來。他們在部落格上寫日記,文章還得配上底圖、照片再加上背景音樂。文字不再一枝獨秀,而是整合在照片、影片與音樂中,未來世代有太多的媒體可以 運用,純文字不足以道盡他們的潛力。
【數位時代167期】 【文/張玉琦】
歡迎您加入10美金居家網路創業
美商gdi 終生保障收入計畫-在家工作系統
索取線上中文影音資訊 www.cchou.ws
[income for life 終生保障收入系統]www.cchou.ws
觀看中文影音說明dvd http://www.cchou.ws/freedom_big1.php
gdi︱.ws︱gdic︱居家︱soho︱網路賺錢︱傳銷︱直銷︱網域︱網路空間︱網路行銷︱創業 在家工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