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子商務2.0部落客「大有賺頭」
【2007/5/10】工商時報/產業關聯/a7版 何英煒
電子商務2.0部落客「大有賺頭」
以業者平均釋出3%利潤估計,今年網友可分享潛在紅利高達43億元
第二代網際網路(web 2.0)的風潮和影響力,已經逐漸從社群網站延伸到電子商務(ec)網站,網路交易模式再度翻新。包括yahoo !奇摩購物中心委外廠商興奇科技、台灣上櫃網路公司pchome onlin e網路家庭、博客來網路書店等電子商務網站,都紛紛推出分紅利潤制度,要讓網友不只是電子商務網站的消費者,還可以扮演「口碑行銷」、「人際行銷」的角色。
根據資策會市場情報中心(mic)對今年度b2c電子商務網站市場的預估,市場約有新台幣一千四百三十八億的規模,以電子商務業者平均釋出三%的利潤分享給網友推估,今年度部落客、網友可以分享得到的潛在紅利金額,高達新台幣四十三億。
web1.0時代
網路顛覆傳統通路
十年前網路出現時,業界將其視為新興媒體和通路。十年之後,這個通路及媒體已經逐漸成氣候。當年亞馬遜網路書店成立時,對傳統的書店、傳統的賣場,形成巨大的衝擊和威脅。
供應商原本透過大盤、中盤等通路商,將商品供應到傳統的零售通路,傳統的零售商還得要先進貨囤貨;但網路的出現,取代了中間通路商的角色,商品提供者可以將產品直接推到消費者端。部份網路商店也將中間通路商的利潤,直接以折扣方式回饋消費者。
不過,電子商務業在歷經十年的經營後,面對web 2.0時代,在整體電子商務的產業供應鏈上,又有了新的變化。web 1.0時代,產品供應商通常將產品直接交由電子商務平台業者上架,消費者選購之後由電子商務業者的發貨倉庫出貨,或是由供應商直接將商品寄送到消費者端,此一模式的代表為亞馬遜網路書店、博客來書店、pchomeo nline網路家庭等;另一種模式為,商品業者使用電子商務業者的開店平台,再利用網路平台磋合買賣雙方,電子商務業者賺取平台服務費用,而供應商接到訂單再出貨給消費者,該模式的代表者為pchom e online網路家庭的開店平台、以及網勁科技。
web 2.0時代
部落客已是意見領袖
不過,這樣的電子商務供應鏈模式,在網友踴躍參與網路活動的w eb 2.0時代,又有了新的改變,兩個新的重要角色出現。分別是社群網站及成千上萬的部落客(bloggers),以及提供分紅制度平台的軟體服務公司。
由於網路使用行為純熟,近兩年來提供發表文章、相簿、交友等功能的社群網站當紅,網友也相當踴躍的參與。因此,不少社群網站的會員、流量及影響力日增,而網友針對某些特定的主題、議題(例如,旅遊、美妝、房地產、投資理財、賽車等等),深入剖析、發表個人意見,不少個人部落格每天都可以吸引數千、上萬名網友進來閱讀、瀏覽,已有專業內容媒體的雛型。
這些專業部落客儼然就是網路界的「意見領袖」,具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力。包括google、yahoo!等大型入口網站也看到部落格的影響力,紛紛砸大錢購併。
部落格及社群網站的影響力,不但被搜尋引擎、入口網站所重視,也成為電子商務業者爭取合作的對象。其實,國外的亞馬遜書店、台灣的博客來書店,都有推動回饋會員制度。不過,今年開始,電子商務業者都將回饋金制度再發揚光大。
電子商務業者的想法,是要借重網路意見領袖的力量,來協助商家銷售商品。對於有意願參與,為其產品背書、推薦者,提供「利潤分享」。台灣各家電子商務業者近期不約而同推出分享利潤的制度,包括興奇科技的「大聯盟計畫」,pchome online網路家庭的「分紅網」,還有博客來的會員回饋制度等等。
分紅制度出現
口碑行銷 有錢大家賺
業者表示,網友只要在網路部落格、或是討論區,透過寫推薦文章、轉貼商品交易網站的網址連結、或是轉寄商品網址等方式,只要促成交易,均可以獲得電子商務網站一定比例的分紅。根據商品種類的不同,業者平均拿出○.一%至五○%不等比例的利潤。另外一種方式為,電子商務業者提供工具,讓網友挑選商品自行組合成為一個電子商務網站,類似於網路上批貨來銷售,不同於實體世界,網友不必先行付錢或是屯庫存,而是可以在網路上買空賣空,賺取差價。
也因此,在電子商務 2.0時代,網友、部落客的角色可以很多元,可以是消費者,也可以是銷售者;電子商務業者巧妙運用部落客的口碑行銷,創造一個有錢大家賺的網路交易新模式。
---------- 複雜的分紅拆帳就靠他 網路會員服務提供商「興起」
電子商務2.0時代,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業者為網路會員服務解決方案提供商(affiliate service provider),透過這些業者的軟體服務,可串連起電子商務平台、消費者及商品提供者,同時還可以清楚的計算出來彼此分紅拆帳的複雜關係。
業界比較出色的業者為歐易亞科技,該公司負責電子商務平台業者網勁科技、優仕網、蘋果日報、博客來網站等網站的會員分紅制度的相關服務。至於pchome online網路家庭、興奇科技等大型電子商務網站則是自行研發會員服務後端平台。
歐易亞科技表示,該公司主要的服務模式為整合電子商務平台業者、商品供貨商及消費者等三方,設計出一套聯合商務平台,讓電子商務業者知道那些商品是透過網友連結和推薦而成交,還要根據不同商品的分紅比例,做成報表給產品供應商參考。另外也要幫消費者、部落格計算,可以獲得多少的分紅利潤。
另一方面,該公司旗下還有眾多的網站站長、部落客、電子報經營者、bbs站長等資源,可以與電子商務網站配合行銷活動。
歐易亞科技表示,目前電子商務網站所推出的分紅制度,其實就是所謂的cpa(cost per action),有實質的成交再彼此拆帳,這是新興的網路行銷趨勢。與過去計算網路廣告的點閱次數、再決定付費比例的模式很不一樣,可以有效幫助銷售產品的商家,精準的控制行銷預算。
----------
ec2.0的隱憂 當部落格越來越「商業化」…
網路部落格(blog)的影響力有多大呢?根據網際市場調查公司創市際的統計,當網友要找餐廳時,有高達八三%的人會相信部落格作者的文章及其推薦。
但隨著電子商務網站釋出利潤分享,google也推廣告分享制度,近來已經可以見到許多質感好、人氣佳的部落格,愈來愈有商業化的氣氛。包括網頁上充滿密密麻麻的橫幅廣告,文章內容也有不少置入式行銷,以及與電子商務網站的連結。
從好的一方面來想,網友自創內容,提供生活經驗、職場觀察及商品使用體驗,已經是具備經濟價值的內容。網友對於部落格網站內容的信任、造訪率,或許都超過了企業的官方網站。
網路業者提出要與網友利潤分享,的確讓不少認真寫部落格的網友,有了副業收入。以博客來網站為例,有一名網友努力透過電子報來推薦書籍,在一季中拿了十二萬元的回饋分紅,至於網路上知名的q ueen昕生活部落格,一個月最高的紀錄則是有一萬五千元的紅利,另外,新浪當紅部落格「十二星座心理主題館」也曾創下單月二萬三千多元的分紅利潤,至於另一家「集點王」部落格則是創下每月三萬八千元的分紅。
雖然部落客可能因為有利潤分享,更有動力寫作,但已經有網友提出質疑,當部落格愈來愈商業化時,文章內容可能被企業用來做置入式行銷,屆時,網路部落格的公信力遭質疑,網友可能會失去向心力。如此一來,可能會形成惡性循環,電子商務業者的算盤恐怕要重新撥算。
現在就加入ivip
|